/關於緒靄設計/
緒靄設計專注於文化轉譯與創新實踐。我們相信,設計不只是形式的創造,更是思維的交融與感知的延伸,透過探索材質、結構與敘事的關係,讓作品在共生的脈絡中呈現獨特光芒。我們關注設計如何與場域、社會對話,並以當代視角重新詮釋文化的可能性,讓文化不只是被觀看,而是被參與、被感受、被共鳴。


CREATIVE
  • 概念策劃
  • 形式發想

OBJECT
  • 產品設計
  • 包裝設計
  • 裝置設計
SPACE
  • 活動策劃執行
  • 策展展場規劃
  • 展示陳列設計

新北市樹林區復興路452巷1號
Email
Facebook
LINE


專案經歷 Projects















《電影在街上》 新北市樹林區三福里文化深耕活動


我們將街道變成星空下的露天電影院,從午後的表演、工作坊和市集,到夜晚放映電影《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社區活動熱鬧不斷,充滿交流與歡笑。導演徐紫柔在映後座談中,用幽默與真誠帶領大家重新認識失智症,打破刻板印象,讓阿公阿嬤們成為故事中閃耀的主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裡,這場觀影與分享成為跨越世代的對話,為平凡的社區夜晚增添一份溫暖而難忘的光彩。

Read more
2024.12
新北市樹林區



《扮家家創作練習》 113年新北市公共藝術推廣計畫


「扮家家」象徵著民眾共同參與建構一座想像中的家園,思考如何塑造這個屬於家的公共空間美學。

藝術家在創作公共藝術時,常常將在地元素融入作品中,同時考場域內各種物質或事件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創造出更具意義和共鳴的作品。本次活動透過走讀、工作坊、講座等方式,串連區域內的自然景觀、文化歷史、產業特色、社區營造、市政建設、藝文場館、展覽活動及公共藝術,透過這樣的活動,我們期望能夠提升參與者對公共空間環境美學的關注和參與意識,並增強對公共藝術的認識和理解。

Read more
2024.07-2024.10
新北市全區




《福植寓所》 113年度新北市社區規劃師計畫


三福里擁有豐富的自然與文化資源,塔寮坑溪畔是居民日常生活、學童通學和居民休憩的重要公共空間。
由於長期缺乏妥善維護,該區環境品質逐漸下降,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
「福植寓所」計畫旨在透過社區花台的認養,喚起居民對公共環境的重視與愛護,藉由居民的共同參與,改善溪畔的整潔與美觀,增強社區的凝聚力與歸屬感,最終打造出一個更加宜居、由居民共同守護的三福里家園。

Read more
2024.10
新北市樹林區



《秋拿柑仔店》 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2.0


「柑仔店」是過去人們購物、交換資訊、談天交流的場域。「秋拿」音近台語的「樹林」是樹林人搭乘火車往返的過程對列車廣播印象最深的詞語。

本計劃在樹林區三福里中打造間期限定的臨時性的柑仔店,結合團隊夥伴的專長,以雜貨店為媒介進行居民故事的採集。透過各次期間的主題設定進行的臨時雜貨店運作,邀請在地居民前來參與,分享人生歷程與故事,經過各故事的蒐集與彙整後將各別居民的資料進行彙整成冊,並於後續進行展示的呈現,讓臨時柑仔店成為一個資訊蒐集的驛站。

Read more
2024.09
新北市樹林區



《溪畔搞市》 113年青年參與社造行動計畫


在「搞市」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將社區過去的產業和文化歷史緊密結合,也透過深入交流,發掘並聚集社區中的能人,並培養居民所需的實務能力,讓大家一同投入,為這片土地打造出屬於在地特色的溪畔市集──「溪畔生活節」。為此,在生活節之前,我們特別舉辦了1場「造市者小聚」,讓大家分享對市集的期待,並策劃了4場培力工作坊,聚焦在市集的實務技能培養,讓市集的每一個細節都能更貼近社區的獨特風貌。

Read more
2024.09
新北市樹林區



校園藝術體驗計畫


計畫邀請專業藝術家引導學生探索非傳統媒材,如日常用品、自然素材、電子元件等,開啟創意的新視野。藝術家與學生共同進行實驗性創作,將這些材質融入校園環境,創作具互動性或裝置藝術的公共作品。此計畫不僅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環保意識,還透過與藝術家的合作,讓學生體驗創作過程,激發對藝術的深層理解與興趣。

Read more
2024.09
新北市金山區、三芝區、雙溪區、平溪區、泰山區、石碇區、樹林區



新北市樹林區三福里-視覺識別系統設計


以三福里的地形為基礎,進行住宅、工業和山林區的劃分,並賦予每個區域獨特的角色和特色,以促進三福里的共融發展。

Read more
2024.08
新北市樹林區



新北市國小藝術領域輔導團-視覺識別系統設計


我們以「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和「⾳樂藝術」為核⼼,透過解構與重組,將雙語與多元化融入其中。這三⼤藝術形式的結合象徵著團隊致⼒於培養學⽣在不同⽂化和語⾔背景下的豐富能⼒以及跨⽂化交流的重要性。盾型的整體感受則象徵著我們學校對學⽣學習環境的承諾,提供⼀個安全、包容的學術空間。

Read more
2024.04
新北市新莊區



《ChuNa去哪~》見樹又見林計畫


:「Chu~Na Na 。o○゚・*:.。Chuuuuu ::*o○ : ) 」
★゚・:,。ChuNa 向你發送了一個探險任務。,:・゚☆

------------- ⚠︎Warning⚠︎-------------
這個探險任務絕對不平凡,你可能會發現樹林的秘境和未知生物!我們需要擺脫固有感官經驗,發揮創造力、與夥伴們合作和討論,甚至動手動腳(?


Read more
2024.03
新北市樹林區



《共線坊-線雕共融・藝藴團壽》 漆線雕工作坊暨成果展覽 



"共線",這個詞源自數學術語,指的是一系列點落在同一條直線上的性質。在本活動中,我們將這個概念引申為大家共同體驗「漆線」工藝所帶來的融合氛圍。期望這種「共線」不僅僅是一種體驗,更能讓參與者成為對文化環境的有意義的「貢獻者」。

Read more
2024.03-2024.06
新北市樹林區





《幻獸尋蹤:新北奇幻地景》 112年新北市公共藝術推廣計畫



新北市各區蘊藏的人文之風、產業之華、山川地貌之奇,猶如古籍中所載之神秘異獸-承載著居民共享之記憶,然於每人心中,其形象咸具獨特。為引導民眾步入公共性與藝術性之境,我們以「探索各地特色幻獸」之法,尋蹤覓跡並剖析每個人心中的「幻獸」,使民眾更深融於該地區並加強與公共藝術作品的情感連結,讓公共藝術作品於日常生活中融合一體。

Read more
2023.07-2023.10
新北市全區




《脈》 藝術角美化計畫



『脈』象徵著傳承與連結,將知識、價值觀和文化遺產代代相傳。教育作為充滿力量的傳遞過程,猶如葉脈將養分輸送至整株植物使其茁壯,並生長出色彩更為亮眼的葉片。

Read more
2023.06
新北市汐止區





台灣海洋藝術館-貨櫃展場設計



台灣海洋藝術館由陳三發先生創立,近40年於已累計7萬件標本,藝術品約500多件。這些標本除了保存在本館外,也提供給科學研究機構和教育機構。通過這些標本,人們可以了解魚類的形態、生態習性、分布和生物學特徵等重要信息,進而設計更好的漁業管理和保護措施。也有助於提高公眾對於海洋生物資源保護的意識和關注度,更好地保護和管理海洋生物資源。

Read more
2022.07-2023.09
桃園市龜山區





《與...之間的距離》 黃鼎億雕塑個展


與...之間的距離。
當情緒湧現,
和此同時受到的環境因素,
便這樣倉促的決定了下來的。

難怪總是忽近忽遠,難以琢磨。


Read more
2022.08
花蓮縣富里鄉





《組織編譯》



這些作品是作為一種對社會理性化的提問。當一切變得可測量、可計算,我們是否還能接受非理性與不確定性作為創造的起點?亦或創造力本身已經淪為一種可市場化的「生產力」?

Read more
2022.03




緒靄設計 Woven Haze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