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緒靄設計/
緒靄設計專注於文化轉譯與創新實踐。我們相信,設計不只是形式的創造,更是思維的交融與感知的延伸,透過探索材質、結構與敘事的關係,讓作品在共生的脈絡中呈現獨特光芒。我們關注設計如何與場域、社會對話,並以當代視角重新詮釋文化的可能性,讓文化不只是被觀看,而是被參與、被感受、被共鳴。


CREATIVE
  • 概念策劃
  • 形式發想

OBJECT
  • 產品設計
  • 包裝設計
  • 裝置設計
SPACE
  • 活動策劃執行
  • 策展展場規劃
  • 展示陳列設計

新北市樹林區復興路452巷1號
Email
Facebook
LINE



《幻獸尋蹤:新北奇幻地景》 112年新北市公共藝術推廣計畫

新北市文化局


2023.07-2023.10
新北市
新北市各區蘊藏的人文之風、產業之華、山川地貌之奇,猶如古籍中所載之神秘異獸-承載著居民共享之記憶,然於每人心中,其形象咸具獨特。為引導民眾步入公共性與藝術性之境,我們以「探索各地特色幻獸」之法,尋蹤覓跡並剖析每個人心中的「幻獸」,使民眾更深融於該地區並加強與公共藝術作品的情感連結,讓公共藝術作品於日常生活中融合一體。





計畫推出4場公共藝術講座、5場走讀旅行、7場校園工作坊及5場走讀旅行結合工作坊,一共21場次活動。




「揭開公共藝術之神秘面紗:創作與行政雙面向探討」

講座的目的在於向公共藝術興辦機關的承辦人提供必要的法律和操作知識,以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藝術設置的品質。講座由業務承辦人的角度,剖析公共藝術設置計畫之撰擬、各階段之執行要點及書面資料送審及修正之過程。同時,講座也探討不同態樣的公共藝術辦理方式,包括自辦或與代辦業者合作辦理公共藝術計畫,以及教育推廣活動的利弊與選擇因素。期望透過此講座,承辦人能夠增進專業能力,有效管理和推動公共藝術事務,促進藝術與社區的互動與共融,落實公共藝術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角色。




「尋找生活中的藝術印記:在地特色認識以及再詮釋」

我們以新北市的多元共融特色為精神,經由地方特色、社區意識以及集體記憶的思考脈絡,引導學員認識公共藝術基本概念和建立對新北市的想像。
透過使用輕黏土塑造「幻獸」的過程,讓學員將在地特色轉化為創作幻獸的元素,使其在操作元素的過程中,對地方的歷史、產業、自然環境能有更加深厚的連結。
這樣切身的實作歷程欲使學員更深入地了解公共藝術的基本概念和創作過程,同時培養他們的藝術創作能力和美感欣賞能力,並且建立自己的文化認同與意識。


計畫合作國小:石碇區永定國小/雙溪區牡丹國小/金山區中角國小/烏來區烏來國中小/新店區安坑國小/平溪區平溪國小/泰山區同榮國小




「公共藝術輕體驗:連結脈絡、啟發觀看」

此活動的核心目標是在有限的導覽時間內,幫助民眾有系統地欣賞公共藝術作品,每場導覽以當地的一個獨特特色為主題,串聯起遍佈各地的公共藝術作品,讓民眾在觀賞公共藝術作品的過程中也探索這片土地的豐富故事。
透過融入城市研究方法、戰爭歷史、古建物、生態環境以及情緒價值等等元素,啟發民眾對於在地空間和文化的關注,同時培養其欣賞藝術作品的眼光。
藉由這些活動,我們希望激發民眾對於在地藝術和文化的興趣和熱情。公共藝術作品是一個城市的靈魂,也是一個社會的鏡子。透過欣賞公共藝術作品,民眾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體驗城市的多樣性和獨特性,以助於建立一個文化尊重的社會,同時提升人們對於藝術的鑑賞能力和情感共鳴。




「公共藝術的深入體驗:融入多元地方特色與在地工作坊合作」

此活動配合新北五大美學廊帶,與地方的文史工作室、藝術或地方創生團隊合作,將在地特色脈絡融入走讀課程,增加公共藝術作品解說的文化厚度、豐富參與者對於公共藝術作品的理解,使其更能夠感受到作品所代表的地方意義和故事。
同時,也透過工作坊的引導,讓參與者能夠透過不同的媒材和技巧,將自己的故事和觀點轉化、表達,形成雙向的溝通。以培養參與者對於公共藝術的感知能力,激發他們對於藝術作品的更深層次欣賞和理解,也豐富自己的生活體驗和創造力。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執行單位|緒靄設計 Woven Haze Design
協力單位|雲泥閣陶作、山城美館、坪林故事採集、樹林社區大學、旅學堂Tamsui Traveler 、新北市社區旅學關懷協會、巫婆戲劇魔法故事屋、褚天安老師、劉美玲老師、鶯歌陶瓷博物館、新旺集瓷、阿尼馬動畫工作室、永定國小、牡丹國小、中角國小、烏來國中小、安坑國小、平溪國小、同榮國小
主視覺設計|何奕劭
緒靄設計 Woven Haze Design